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中國“新”茶,正在艱難裸游
近日,國內頭部乳品品牌「伊利」推出了第一個國潮茶飲品牌「茶與茶尋」,現已登陸天貓旗艦店。從其天貓詳情頁“0糖0脂0卡”的介紹便可看出,無糖茶領域又添一重磅玩家。
消費市場中的 “茶”從來不缺少新話題和新故事。在2021年萬有飲力大會上,小罐茶創(chuàng)始人杜國楹便表示,中國茶未來20年只有三大賽道:原葉茶、方便茶和茶飲店。
但顯然,相較于近兩年風頭無兩的“茶飲店”,風起云涌的“方便茶” 、“原葉茶”的煥新速度不如我們預想中得快。
所有消費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也包括那個最為傳統(tǒng)的中國原葉茶嗎?作為最正統(tǒng)的中國茶,原葉茶做“新”到底難在哪兒?
01 小罐茶與茶里 兩大“新”茶典型代表
去年6月,里斯戰(zhàn)略定位咨詢發(fā)布《4000億增量背后的品類創(chuàng)新機會—2021年中國茶飲市場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茶飲市場存在著六大品類創(chuàng)新戰(zhàn)略機會,關于“原葉茶”兩個便是:原葉茶的高端化和原葉茶的年輕化趨勢。而小罐茶與“茶里”們便是抓住上述機會的兩派典型玩家。
在一向佛系保守的中國茶市場,「小罐茶」是個攪局者,其最初切入市場的方式,就是在各個層面上,把原葉茶高端化。
首先,最直接便體現在產品與定價方面。
目前,「小罐茶」天貓官方旗艦店在價格篩選這目錄上,共有5個不同價格帶,除了近兩年推出的0-248元的驚喜之選系列,剩下四個價格帶均定位高端。分別是,249-500元的經典之選、501-1000元的尊貴之選、1001-3000元的奢侈之選,以及3000元以上產品。
以其最初切入市場的“小金罐”為例,其出現在501-1000元尊貴之選系列,999元80g,一斤茶葉的價格約為6243元;至于那個3000元以上價格帶,有一款100g的獅峰龍井茶禮盒套裝,售價5990元。
當然,好馬配好鞍,其也在包裝上也沒少下功夫。直接一改“古茶”包裝簡單丑陋、單一、罐子大的形象,從金屬小罐切入,據說,僅僅是外包裝的設計,「小罐茶」就曾出過11種方案,花費了數百萬元。
其次,「小罐茶」在營銷宣傳同樣走著高端路線。
要知道,最初,其廣告營銷基本上都是在央視進行,瞄準的就是那些愛好喝茶以及經常將茶葉作為禮物送人的人群。而讓八位“大師”作為小罐茶的代言人,非流量明星,也進一步營造著高端化的形象。
相較于把原葉茶做高端,市場中的另一派新玩家更多的選擇是把原葉茶變年輕,即“讓年輕人愛上喝茶?!?/span>
袋泡茶便是最容易實現的形式之一,而這些新消費市場中新興的袋泡茶品牌,大多是針對老牌茶包“立頓們”的硬傷,去提供其他的解決方案——茶葉高端化與產品、拼配年輕化。
年輕人強調高品質,于是大部分袋泡茶包品牌均放棄低價的碎葉茶,產品中多使用完整的原葉茶進行加工,利用三角袋裝備,比傳統(tǒng)茶葉更易浸泡,產品和包裝也更加凸顯高品質。
年輕人不喜歡傳統(tǒng)茶葉中的苦澀,于是袋泡茶品牌選擇“水果+茶”的年輕化拼配方式。據悉,「茶里CHALI」的茶包中便使用了川寧等外國茶包使用拼配技術,味道也從最基本的紅茶、綠茶、烏龍茶等,加入了更多口味?!懊厶覟觚垺北闶亲畛R姷目谖吨?。
年輕人想要更方便,于是「茶小空」會在三角茶包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發(fā)“超萃技術”,即使用常溫水沖泡茶包,只要在杯中經過約20秒或50次的適當搖晃,即可達到飲用濃度,同時能保留原葉形態(tài)與多層次風味。
02 中國茶做“新”之難
但如果問消費者喜歡喝什么奶茶?他們的回答會是奈雪、喜茶、一點點……
而問他們喝什么茶,回答可能依舊是 “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祁門紅茶”……
有品類無品牌的難題似乎依舊未解決,中國茶做新,究竟難在哪兒?
1. “小罐茶”始終一枝獨秀
“黃金有價玉無價”,限制原葉茶市場品牌崛起的根也正在于此。所以,通過工業(yè)化、標準化手段,將原葉茶變成像黃金“有價”狀態(tài)的「小罐茶」可以獲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盡管飽受詬病,但其標準化的思路沒有問題。
「小罐茶」市場中心總經理梅江曾表示:“只有標準化產品才能成為規(guī)模,才有可能形成品牌?!?/span>
于是,2017年起,「小罐茶」開始在中游生產端投資建設集茶葉研發(fā)、檢測檢驗、智能立體倉儲、全自動分裝及科學物流為一體的黃山中央智能工廠;2018年,其在上游種植端,計劃在每個核心品類建設生態(tài)茶園,使茶葉更符合標準,云南臨滄、福建泉州、安徽黃山……都有「小罐茶」自己的茶園。
某種程度上,這種全產業(yè)鏈標準化建設成型,進一步鞏固著「小罐茶」品牌化發(fā)展的“護城河”。但問題是,對于新消費品來講,全產業(yè)鏈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與壓力,不是隨便一個玩家都敢、都能嘗試的。
所以,這也導致另一個問題,「小罐茶」賣的貴是真,但“暴利”是假。在一次受訪中,杜國楹表示,6250元/斤的小罐茶,剔除渠道利潤分配、原料成本、加工制作費用、市場推廣費用以及人工等開支,“只剩下5%凈利潤”。
2. 誰都可以,且越來越像的袋泡茶
相比較高端化,把中國茶做年輕顯然是品牌與資本更加青睞的方式,但這也導致一個問題,即,入局門檻不高,且大家越來越像。
除了「茶小空」、「茶里CHALI」、「一念草木中」等這些專業(yè)玩家,袋泡茶行業(yè)的火熱也吸引著一些跨界玩家的入局,比如新茶飲品牌。茶顏悅色、喜茶、奈雪的茶等都在近兩年發(fā)力袋泡茶產品。
而面對這些新茶飲品牌的入局,新銳袋泡茶玩家的日子也會更不好過。
一方面,口味、包裝、價格……無論是專業(yè)袋泡茶還是跨界選手,他們越來越像。
一小紅書博主把市面上常見的茶包按種類整理后,足以讓選擇恐懼癥患者當場自閉,這些產品從包裝風格、原料,再到產品名稱都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同質化現象嚴重。
對于消費者來講,最后的結果可能依舊是:不記得是什么牌子,看起來差不多,哪個便宜買哪個。
另外更致命的一點是,大部分新興品牌基本都處于供應鏈打造的初期階段,而“巨頭”新茶飲則在供應鏈上更有優(yōu)勢,他們在發(fā)展自己老本行“現制茶”的時候,就已經探索并掌握著原料、供應商等核心資源。
3. 消費者真的只想“方便快捷”喝茶嗎?
“不是年輕人不愛喝茶,是沒有品牌做出年輕人需要的茶。”但是,年輕消費者真的僅僅只是希望簡單快捷地喝到一杯中國茶嗎?
事實上,無論將茶如何做簡單、做年輕,我們都不能否認茶葉對于國內消費者的意義。對于國人來說,茶葉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快消品,作為貫穿了國內千年歷史的茶文化,沉淀了國人的情感歸因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有趣的是,當下大部分新消費品都希望為消費者營造出一種“儀式感”之時,最具儀式感的喝茶,卻被做得越來越簡單。
“袋泡茶確實看起來很方便,但是自己還是習慣拿一包京華茶葉,自己沖泡。雖然做法沒有那么嚴謹和專業(yè),但這是袋泡茶給不了的儀式感?!蹦硞€95后說道。
03 結語
根據里斯公布的數據,原葉茶近五年來增長率為8.1%;預計未來五年增速將進一步提高至11.3%,突破3000億元,這片市場的前景依舊振奮人心。
但是在中國茶做新的這條路上,貌似依舊沒有一個標準模板。
比如,可能是察覺到了年輕消費者同樣需要儀式感,也可能是為了品類拓展,近兩年,小罐茶也開始推出具有性價比的“驚喜之選”系列,茶里也陸續(xù)上線了罐裝茶產品。
或許,在原葉茶屬性以及消費者喝茶這件事上,真的沒有某一種單一產品形式能滿足他們的“既要,也要”。
進入3月,各類茗茶開始銷售。但相較于近兩年風頭無兩的茶飲市場,風起云涌的“方便茶”“原葉茶”的更新速度不如人們預想中的快。作為傳統(tǒng)的中國茶,原葉茶創(chuàng)新到底難在哪兒,尋求突圍應從何處著手?
與茶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不同,我國茶葉品牌建設相對滯后。作為茶的發(fā)源地和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與消費國,缺少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茶葉強勢品牌,不得不說是我國茶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大缺憾。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嚴格。傳統(tǒng)的包裝材料往往無法有效阻止氧氣、水分等物質對食品的侵害,從而導致食品變質、氧化,影響其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而高阻隔性包裝膜技術的出現,為食品保鮮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最近“長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頂豆瓣實時熱門電視TOP1,口碑高漲。大家追完《長安的荔枝》是不是還意猶未盡,滿腦子都是那跨越千山萬水的鮮甜呢?劇里為了把荔枝送到長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過咱們現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時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實力派哦!
蛋氨酸,也稱為甲硫氨酸,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體所需硫的主要供應者。作為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不僅直接參與蛋白質的合成,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進生長發(fā)育、加速傷口愈合、提升免疫等。還參與到其他物質的轉化、合成和代謝過程,比如肌酸、膽堿、一碳單位等,從而影響諸多生理功能的體現。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漿果和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譽為“抗病毒素”與“西方板藍根”。這種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屬的植物,其果實、花朵乃至葉片均被用于治療感冒、流感及多種炎癥性疾病。隨著現代科學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營養(yǎng)成分與健康功效逐漸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補充劑及藥品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