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專家原創(chuàng) > 從營養(yǎng)角度談“減肥”
肥胖是國際性的問題,任何一個國家都深受肥胖問題的困擾。根據(jù)《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成人中已經(jīng)有超過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歲)超重率為34.3%、肥胖率為16.4%。兒童情況也不樂觀,報告指出,我國已有超過20%的學齡兒童超重或肥胖,其中6歲以下的兒童占比達到10%,已成為威脅我國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
美國經(jīng)濟學家丹尼爾·哈默邁什發(fā)表的關于“顏值與收入”的研究顯示,顏值低的人比顏值高的人平均收入要低14%。較高的顏值能獲得更多的機會,這個觀點是毋庸置疑的。顏值當?shù)辣緵]有錯,但單純的將顏值作為首選,而忽略了最基礎的健康,則會讓人們的選擇成為無本之木。
前不久,“一個為愛減肥體重僅24.8公斤”的消息刷爆了網(wǎng)絡,一個15歲的女孩因為盲目減肥而患上了神經(jīng)性厭食癥,由于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導致女孩出現(xiàn)多器官衰竭的問題,從而黯然離世。這個事情是非常讓人痛心的,但也給那些想減肥的群體敲響了警鐘:減肥也不是“法”外之地,減肥更需要科學的飲食以及健康的體魄。
低碳、低脂需優(yōu)化
從代謝角度來說,肥胖的原因就是因為熱量攝入過多,而消耗的太少,多余的熱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貯存起來。若是機體長期處于熱量過剩的階段,那么除了體重的增加之外,還會引起機體代謝、生理、生化的異常變化,甚至發(fā)展成為肥胖癥。
既然知道了肥胖的根源所在,那么通過降低熱量的攝入是否就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呢?從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的,但要健康的減肥卻并不容易。
碳水、脂肪和蛋白質是人體主要的熱量來源,而在脂肪堆積層面,碳水和脂肪是兩個主要因素。2020年發(fā)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低脂餐和低碳水餐對美國人死亡率》的相關性研究的論文給出了減肥的最終答案。該研究報告納入37233名美國成年人,在隨訪期間發(fā)生了4866例死亡。
研究報告顯示,總體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CD)分數(shù)與低脂飲食(LFD)分數(shù)與總死亡率無顯著關聯(lián);如果考慮食物來源的質量(營養(yǎng)素密度),無論低碳水還是低脂肪餐都是與死亡風險相關,其中高質量的兩種飲食均能降低死亡風險。
雖然在減肥的群體中,大部分是出于“提升顏值”的需要,但減肥與健康的潛在屬性也是不可忽視的話題,如果能在提升顏值的過程中塑造健康的體魄,何樂而不為呢。
運動讓減肥事半功倍
低碳低脂的限制是為了控制能量攝入量,而運動則能夠提升能量的消耗量,從而切斷能量轉化為脂肪的鏈條。最重要的是,運動能夠緩解減肥過程中肌肉流失的風險。在控制飲食的初期,減肥的效果非常顯著,尤其是“電子秤”的變化能給人很強的自信心,但這種喜悅的過程并不會持續(xù)太久。因為在減肥初期,水分和肌肉的流失比脂肪的消耗要嚴重的多。
當然,人體的自調節(jié)性要比“人工智能”高級的多,這也是人類能夠生存至今并不斷進化的根源所在。對于機體而言,生存的優(yōu)先級要大于一切。人一天消耗的總能量中,運動代謝只占10%-30%,基礎代謝占60%-80%,運動幾個小時的能量或許也就跟一碗米飯相當。
不過運動的優(yōu)勢并不在于對能量的直接消耗,更多的是對于代謝的調節(jié)。運動可以讓機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代謝加快,對于容易積累脂肪的部位也能產(chǎn)生刺激作用,從而起到甩脂的效果。不過,運動減肥幾乎是每個減肥人的“噩夢”,因為運動效果的好壞除了要與自己對抗,更要跟“餓”對抗。
那運動能否事半功倍呢?GB 24154-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運動營養(yǎng)食品通則已經(jīng)給出了標準答案,像提升耐力的左旋肉堿、增強力量的HMB-Ca、加快恢復的咖啡 因、氨基酸等都能讓減肥效果再上一個臺階。
需要注意的是,減肥不應當是個短期行為,需要在減肥的過程中形成規(guī)律性的習慣,只有依托科學的飲食和規(guī)律性的運動,減肥才能真正的如君所愿。
作者簡介:
劉劉球,從事營養(yǎng)保健行業(yè)研究,主要方向:政策解讀和技術分析研究。
3月17日,由農業(yè)農村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三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的《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發(fā)展綱要(2025—2030年)》正式公布
近年來,人們健康意識不斷提高,開始更多尋求健康減重方式應對肥胖問題,保健食品逐漸嶄露頭角,但一些不法商家添加違禁成分讓消費者達到快速瘦身的目的,嚴重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如今,在很多減肥人士發(fā)布的食譜上,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一般都很低;在社交平臺上,許多博主發(fā)布的減肥方式也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真的有助于減肥嗎?不同人群每天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嚴格。傳統(tǒng)的包裝材料往往無法有效阻止氧氣、水分等物質對食品的侵害,從而導致食品變質、氧化,影響其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而高阻隔性包裝膜技術的出現(xiàn),為食品保鮮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最近“長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頂豆瓣實時熱門電視TOP1,口碑高漲。大家追完《長安的荔枝》是不是還意猶未盡,滿腦子都是那跨越千山萬水的鮮甜呢?劇里為了把荔枝送到長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過咱們現(xiàn)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時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實力派哦!
蛋氨酸,也稱為甲硫氨酸,是人體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體所需硫的主要供應者。作為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不僅直接參與蛋白質的合成,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進生長發(fā)育、加速傷口愈合、提升免疫等。還參與到其他物質的轉化、合成和代謝過程,比如肌酸、膽堿、一碳單位等,從而影響諸多生理功能的體現(xiàn)。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