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仙居楊梅出海,一顆大?番茄狂銷,黃天鵝成品類代表,這些農產品靠啥火起來?
6月13日,仙居楊梅首批出口新加坡。
一批20箱約400千克的仙居東魁楊梅,將搭上飛往新加坡的航班,據了解,在新加坡商超,該楊梅的零售價格能夠達到300多元一盒。
除了出口新加坡之外,仙居東魁楊梅還將出口迪拜、加拿大等國家。
去年11月,一家成立于2022年的專賣番茄的品牌一顆大?,在雙十一期間1小時賣空20萬盒,全網平臺好評率超過96%,全平臺復購率超過50%。
但你能想到嗎,一顆大?的主流銷售渠道并不在線上,而是線下,在盒馬,一顆大的番茄類目日銷量可達36.6噸,甚至多個渠道供不應求。
很難想象,作為農產品的它們居然也有打造爆品的實力。
無獨有偶,2018年誕生的黃天鵝,瞄準了可生食雞蛋賽道,依靠引進日本38年可生食雞蛋標準,在中國開辟了新的領域,2023年黃天鵝全年銷售超過18億元,2022年其在可生食雞蛋市場占有率高達75%。
同樣作為中國高端鮮食玉米品牌,北緯47°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僅銷量做到了全國前列,而且獲得了國際調研機構的認可,這個孕育于黑土地的民族品牌,為消費者重新定義了玉米。
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開始出圈,甚至成為某一品類的代表。
在食品飲料賽道狂卷的今天,農產品為什么能夠頻頻出圈,獲得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
首先是抓住了新生代消費者的需求,當下健康生活風潮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主流,那些看上去健康且營養(yǎng)的產品,一定是能夠打動人心的,比如最近比較火的雙柚汁,它和檸檬汁一樣為消費者提供了解膩的需求,因此成為餐桌上的必備品。
所以消費需求是推動品牌產品能否做大做強的關鍵,在飲料范圍內,果汁飲品一直處于增長趨勢,尤其是帶有鮮榨、NFC標簽的健康果汁更受消費者歡迎。
其次就是過硬的產品品質,沒有人再愿意交智商稅,因此產品想要出圈,單靠低價已經不行了。
拿番茄來說,這個菜市場很普遍的果蔬產品,為什么能被一顆大?做成品牌。
那就是品質為王,一顆大?番茄與其他番茄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把番茄標準化了。
比如通過標準化的種植,讓果實顆顆大小相同,果莖不再65-80厘米的番茄會被剔除,這是為了讓消費者長期看到穩(wěn)定的產品質量。
除此之外,一顆大?番茄還做到了產品口感達到極 致的品質感受,而新鮮、安全、美味則是一顆大?的基本配置。
所以在高品質、標準化、好口感的加持下,一顆大?才能成為番茄領域的佼佼者,將其做成了一個消費者認可的品牌。
再者是難以超越的護城河,在市場規(guī)模高達3000億的雞蛋品類中,為什么黃天鵝能夠霸占75%的市場份額,除了切入可生食雞蛋領域之外,黃天鵝的成功秘籍就是擁有一個難以復制的護城河。
在可生食雞蛋之前,大眾認為土雞蛋就是較好的,但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生活品質的提升,消費者對雞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希望沒有抗生素,更希望下蛋的雞品種更優(yōu),但好雞蛋都是散養(yǎng)雞下的,而散養(yǎng)雞很難規(guī)?;蜆藴驶?。
于是基于對消費需求的洞察,黃天鵝開始尋找新的機會,除了引用日本先進的可生食雞蛋標準,黃天鵝還投入了更先進的養(yǎng)殖技術和殺菌生產線,并且給雞更優(yōu)質的生活環(huán)境,杜絕使用抗生素。
而這一切,意味著成本,而成本和技術的投入,就是企業(yè)的護城河。
最后就是品牌,也是農產品能否做大做強的唯一方法,那就是成為品牌。
仙居東魁楊梅不僅成為臺州的名片,更是成為楊梅的品牌,除了依托天然的生產環(huán)境之外,仙居東魁楊梅能夠出海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世界消費者認可這個品牌。
雖然一個產品的做大做強離不開廣泛的群眾基礎,就是基于大眾群體的消費需求。
也離不開過硬的產品品質,就是讓消費者愿意買單的理由。
更離不開品牌的打造,而這是讓消費者知道的唯一核心要素。
品牌,是農產品能否出圈的決定因素。
北緯47°的成功就是例子,高端鮮食玉米,如何被消費者記住,就是通過品牌。
什么樣的番茄是好的,如果用番茄的標準,那么不同地區(qū)的番茄都有獨特之處,但一顆大?用品牌,讓消費者明白,好番茄就選一顆大。
什么樣的雞蛋是好的,土雞蛋還是散養(yǎng)雞蛋,都不是,是黃天鵝,因為它是可生食雞蛋的代名詞,雞蛋都能生著吃,品質難道還不好嗎?
農產品品牌化其實一直都有,比如在榴蓮品類中,貓山王就成為榴蓮的品牌,在大閘蟹品類中,陽澄湖大閘蟹就是品牌。
如果沒有品牌,我們很難萬里挑一,甚至形成不了標準化的產品評判方式,對于消費者來說,更是難以快速找到好的農產品。
所以未來農產品應該怎么做?
一是運用科技提升品質,這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品質的產品就是一錘子買賣,注定長久不了。
二是消費品化,用賣零食的思維賣農產品,用賣飲料的思維打造品類。
比如黃天鵝可生食雞蛋,不僅提供了健康營養(yǎng)的雞蛋,而且讓消費者能夠把雞蛋當做零食吃,縮減了加工環(huán)節(jié)。
而一顆大?番茄好看的包裝,也讓消費者眼前一亮,幾乎和暢銷的零食品類一樣有趣。
三是品牌化,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并將其做到細分品類的第一,不僅要品牌化,而且還要學會用品牌營銷。
營銷的目的是傳播,傳播的結果就是讓更多的消費者看到、體驗過,最后產生可能得復購。
雖然復購看的是價格和產品,但沒有品牌的襯托,北緯47°玉米是無法成為高端鮮食玉米品牌的。
沒有品牌的襯托,仙居東魁楊梅也不能在新加坡賣出300多元一盒的價格。
有人說農產品是最基礎的產品,也是最難標準化的產品,更是最難賣出溢價的產品。
但事實上,那些成功的農產品品牌告訴我們,只要有品質,有品牌,有想法,就一定能夠把基礎的農產品放到高端渠道的貨架上。
我國是農業(yè)大國,農產品在出口貿易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出口以其特有優(yōu)勢,在帶動農村就業(yè)、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及加速農業(yè)現代化建設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消費結構升級下,地方農業(yè)產業(yè)在向高質量發(fā)展轉型的過程中,更加需要重視消費者所關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產銷形態(tài)等問題,以高標準、高效益、高品質的農產品和生產經營體系等,增強農業(yè)產業(yè)核心競爭力。近日,廣西近日印發(fā)了《“十四五” 廣西農產品產地市場高質量發(fā)展規(guī)劃》。
食品的營養(yǎng)價值,是指食物中營養(yǎng)成分滿足人體需要的程度。營養(yǎng)價值是通俗的說法,對農產品而言,從質量和品質評價的角度來講,一般稱為營養(yǎng)品質,農產品的品質包括感官品質、營養(yǎng)品質、加工品質。
“三農”工作對社會、經濟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站在“十四五”新時期,各省、各地區(qū)的農業(yè)農村現代化規(guī)劃中農產品加工部分又有哪些亮點呢?一起來看。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xiāng)村。農村電商的蓬勃發(fā)展,為廣闊鄉(xiāng)村架設了農產品流通新平臺,拓寬了農民增收路徑,激活了鄉(xiāng)村振興潛能。
3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農村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鄉(xiāng)村振興局發(fā)布《關于加快品牌農產品數字化產地倉建設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通知》,直指數字化產地倉(即數字農產品集運加工中心)建設。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