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我國糧食庫存儲備數量充足 包裝創(chuàng)新成果提升糧品安全
在連年豐收的形勢下,政策性糧食和企業(yè)商品糧庫存增加,可以滿足居民口糧消費需求。不過,糧食(尤其是商品糧)在包裝前、包裝過程中以及在檢測和信息溯源等一些關鍵技術和裝備上仍面臨許多挑戰(zhàn)。誠然,經過持續(xù)不斷深入推進,涌現出一批糧食包裝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打造糧食包裝技術創(chuàng)新長板。
糧食生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產業(yè)也是鄉(xiāng)村振興的基礎。我國糧食生產總體向好,當前我國糧食庫存儲備數量充足,稻谷、小麥兩大口糧庫存量能夠滿足1年以上需求。而近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fā)布會,新聞發(fā)言人表示,全國糧食產量將連續(xù)7年穩(wěn)定在1.3萬億斤以上,為國內糧食市場供應奠定堅實基礎。
從整體上看,我國糧食產量主要包括了麥類、稻類和粗糧等種類,這其中又以小麥、水稻和玉米為主。根據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生產要素我國形成了九大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商品糧僅是為了出售而生產,這些基地生產出來的糧食不僅質量高,而且數量比較多。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需求不斷升級,對商品糧包裝和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包裝機械設備是糧食商品化加工中的重要裝備,也是直接影響糧食包裝質量的關鍵裝備。包裝技術和裝備水平關系到糧食在貯藏、加工、運輸、搬運及銷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安全,直接制約著糧食產業(yè)的現代化發(fā)展。目前,在糧食包裝機械上,國外包裝技術總體水平高,出口量大,我國包裝機械起步較晚,不過發(fā)展迅速。
然而,糧食包裝在一些關鍵技術和裝備上仍然面臨新挑戰(zhàn),比如在糧食包裝前,由于缺少可用于包裝設備的糧食品質安全在線無損檢測技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包裝過程中,傳統(tǒng)糧食包裝機智能化水平不高,柔性化生產能力較差,尤其在連續(xù)供袋、準確稱量、抓袋、開袋關鍵工序中,受包裝袋樣式、包裝材料和糧食種類等的影響,依然需人工參與,造成包裝成本高,包裝效率不高。
除此之外,糧食在檢測和信息溯源上,由于包裝破袋檢測技術不完善,密封性差和破袋引起的糧食損耗和品質變差的問題十分普遍。而糧食包裝物流過程重組產生的信息變更無法自動采集,包裝追溯存在編碼不統(tǒng)一,信息易篡改,反饋不及時等問題,這些都需要糧食包裝行業(yè)亟待解決。
得益于農產品加工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的建立、國家糧食科研政策支撐以及科研人員致力于創(chuàng)新研發(fā),在糧食包裝科技創(chuàng)新、糧食柔性包裝智能化、包裝袋檢測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具體包括研創(chuàng)了包裝糧食品質安全在線檢測及保障關鍵技術、創(chuàng)制了糧食柔性包裝智能化生產成套裝備、創(chuàng)建了包裝袋檢測及糧食溯源關鍵技術,為糧食包裝質量和糧食品質安全提供保障。
隨著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市場對糧食包裝的規(guī)格、保質期、物流運輸以及包裝質量和糧食品質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在“智能制造2025”發(fā)展規(guī)劃下,提升糧食品質安全在線檢測水平、糧食包裝機械的柔性包裝智能化水平、包裝袋檢測及糧食溯源關鍵技術水平等是包裝行業(yè)的必然需求,也是糧食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對于糧食產業(yè)的現代化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我們通常沒有機會展示嗅覺包裝,但Tekni-Plex通過其Tri-seal業(yè)務部門在近期獲得了一項名為”SniffSeal?”的專利。Tekni-Plex稱該技術能夠制造業(yè)內唯一一種在不會影響密封或損害內容的情況下通過感應密封閉合使氣味滲透的襯墊。
現在我們可以在商品當中看到大部分的商品都是有包裝的,那么包裝的作用到底怎么樣?你是大家應該要了解的,首先能夠達到保護商品的作用,在商品流通的過程中,因為很多外界的因素影響,可能會讓這件商品受到污染。
近日,消費者吐槽餐具“內增高”的視頻引發(fā)熱議。有媒體記者調查發(fā)現,為餐具或包裝加裝“內增高”做法并非個例,一些餐廳通過使用加厚、墊高的餐具,讓餐品看起來分量更足;部分商家通過在商品包裝盒內加墊硬紙殼、增加商品內層包裝面積等方式,讓商品看起來更“高大上”。
值此2023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到來之際,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五部門向全社會發(fā)出倡議:“踐行大食物觀保障糧食安全”。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