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預制菜VS智能炒菜機 誰在懶人經濟下更有優(yōu)勢呢?
懶人經濟催生了外賣、預制菜、掃地機器人、炒菜機等節(jié)省時間、解放雙手的事物。其中,預制菜和智能炒菜機,都是廚房小白的福音,如果這兩樣擺在眼前,你會怎么選呢?
預制菜分為即烹、即食、即熱三種,消費者省去了購買、清洗食材的環(huán)節(jié),甚至是制作成菜肴的步驟,即使是廚房小白也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品。預制菜一般由食品企業(yè),通過中央廚房用現代標準化手段集中生產,采用科學包裝、急速冷凍技術鎖鮮、保存。近年來,預制菜市場在資本的加持下,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關注和嘗鮮。雖然預制菜給消費者提供了便捷,但它的食品安全問題、復熱后菜品口感欠佳等也一直被人詬病,比如預制菜通常脂肪、鈉含量較高,長期食用不利于身體健康,又如成品預制菜加熱后口感還原度不高,跟現制菜相差較大等。
于是又有消費者將目光投到智能炒菜機上。智能炒菜機顧名思義,就是消費者只需要選擇菜單,再按步驟向智能炒菜機內投放洗切好的食材、佐料,它能根據電腦設定完成炒制。雖然期間,還需要人工操作,但相對而言,食材更新鮮,炒制過程也一目了然,消費者食用起來更覺得放心,口感方面也不錯。有的消費者可能不知道,預制菜的生產過程中,也非大廚炒制,使用的多是智能炒菜機。只不過,相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是家用和商用炒菜機的區(qū)別。商用智能炒菜機早已廣泛運用到單位食堂、中央廚房、食品工廠內,參與食材的烹飪、熟制。
智能炒菜機和預制菜,都是懶人經濟的產物,前者需要自己采購、洗切、投放食材,配合智能炒菜機的步驟完成美食的制作。后者正好承接了前者需要消費者完成的步驟,直接是成品或半成品菜,消費者只需要加熱或者炒制即可。對于餐飲企業(yè)來說,前期備菜需要耗費巨大的成本,這也是預制菜受到餐飲企業(yè)歡迎的原因。當消費場景轉換到家庭,也是一樣,買菜、洗菜、切菜也同樣花時間,便捷的商業(yè)模式同樣可以被家庭借鑒。半成品預制菜+智能炒菜機的組合,將這兩者優(yōu)勢結合。目前半加工菜逐漸豐富,購買渠道多樣化,半成品預制菜+智能炒菜機,能實現全烹飪流程自動化。
只是,動輒上千的家用智能炒菜機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真的香嗎?在筆者看來,如果兩者二選一的話,預制菜能以更快、成本更低的方式滿足年輕人偶爾想要的煙火氣。如果考慮到家庭長期烹飪需求,又不想過多的自己動手,半成品預制菜+智能炒菜機是不失營養(yǎng)健康和便捷的選擇。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發(fā)布了由廣東省農科院質標所王旭研究員及其團隊制定的兩項廣東省地方標準:《預制菜術語及分類》
市場監(jiān)管總局聯合教育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農業(yè)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印發(fā)《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jiān)管 促進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通知》
2024年1月,針對現階段我國預制菜領域關注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國內食品加工、標準化及管理領域近20名專家圍繞上述3項團體標準展開高規(guī)格研討會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